吉利插電混動汽車的質量(吉利插電混動技術)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吉利插電混動汽車的質量,以及吉利插電混動技術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六大中國品牌混動橫評
陣容如下:
比亞迪唐DM-i——最早出來“混”的國產混動一哥。
傳祺第二代GS8雙擎——本場排量最大,帶著豐田THS混動基因而來。
吉利星越L雷神Hi·X——本場發動機缸數最少,熱效率卻最高。
WEY摩卡DHT-PHEV——本場身價最貴,四驅+大電池,又快又持久。
奇瑞瑞虎8 Plus鯤鵬e+——本場招式最多,擁有3擎3擋9模11速。
長安UNI-K iDD——本場最懷舊,唯一一個保留了傳統雙離合變速箱。
油電混合汽車的動力電池組容量小,容量小的電池組的質量自然更低,在整備質量占優勢的前提下進行虧電油耗對比,這也是沒有意義的測試。
同時油電混合汽車壓根沒有虧電的概念,且參與測試的插電混動汽車均有發電機,最低荷電油耗不是一般理解的虧電油耗,只是把SOC設定到最低,避免在行駛中發電以增加耗油量而已,所以其中的描述也不夠嚴謹。
吉利星越油電混合版怎么樣
吉利星越油電混合版與插電混動版都很差 吉利汽車近期標志性的動力傳動組合為:1.5T-L3、MEHV、DCT濕式雙離合。用這種組合取代以前的“L4+AT”是非常聰明的,因為 混合動力 相當高端但制造成本很低,同時又能掩蓋L3發動機質量不足的問題,能形成“科技驅動車企”的假象。用這種方式評價這個系統可能會顛覆一些新手用戶的認知,但不用擔心——本文會一一講解。
L3MEHV
l指直列氣缸結構的內燃機,3指三組氣缸。眾所周知,大多數乘用車使用直列四缸發動機(L4)。原因是這類發動機有著接近6/8缸發動機的穩定運行狀態,總會有一組活塞連桿做著和動力缸一樣的動作。在膨脹沖程中,這個動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發動機機體,然后通過單雙平衡軸技術實現穩定運行。(運動狀態見下圖)
L3直列三缸發動機存在很多問題,因為三組氣缸交替點火,按照1/3/2或1/2/3的順序做功,每組氣缸運動時,沒有對稱的氣缸會做同樣的動作來達到平衡。作功時每次產生的作用力都會隨著身體移動,結果就是三缸發動機像蹺蹺板一樣左右擺動。無論哪家車企生產L3發動機,其量產車都是能實現理想的NVH,吉利之星也不例外。
MHEV技術是指48V輕混技術,其結構原理非常簡單:發動機集成了一臺BSG發電啟動機,其動力輸出端通過皮帶與發動機曲軸連接。功能是在車輛起步時利用電機的輸出功率降低內燃機的功耗,在行駛阻力最大的車輛起步和加速階段,降低內燃機的負荷相當于一定程度的節油。但由于星月等輕混系統的電機功率太小,僅10kw的電機并不會帶來理想的節油效果。
重要提示:輕混電機的輸出功率需要經過發動機的曲軸,也就是說電機不啟動發動機就無法驅動汽車。因為皮帶連接的BSG電機一旦運轉,就會使內燃機運轉,而且運轉阻力太大,所以只能作為輔助動力元件。由于BSG輕混系統的應用場景過于狹窄,與電機配套的電池組容量極小(只有1kwh左右)。當電池容量太小時,會頻繁斷電。失去動力后,需要內燃機驅動B電機反向運轉發電,這將會提升這一階段的油耗。
綜上所述,MHEV輕混系統的實用價值很低。如果該系統與四缸優秀發動機一起使用,車輛的質量可以定義為升級。但三缸發動機降級后使用輕混是簡單的搭配和掩蓋,因為量產后輕混系統成本僅增加1K,而三缸發動機中減少一套氣缸連桿活塞火花塞高壓線等部件的成本也很多;變速箱由AT改為DCT后,可降低一次成本。所以這款指導價13.58 ~ 14.88萬的三缸輕混車性價比極低。與同類型2.0T四缸大排量的競品相比,尤其是一些四驅SUV,這款車的吸引力在哪里?
岳插電混動版的水平也很低,因為它的發動機還是這個三缸發動機,10kw的發電啟動一體機已經取消了。電驅動系統是一臺60kw永磁同步電機,集成了七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這對于維修質量高的PHEV汽車來說太低了。而且這個系統是一個水平平臺的電驅動系統,星月插電混動版只是一個普通動力和NVH體驗的前輪驅動。但是它的價格已經到了18.88 ~ 21.68萬,重疊競品的最低級別是前后雙電機的四驅;所以吉利星月的溢價太高,不知道溢價是基于什么。也許是有點膨脹了。
PK吉利博瑞,比亞迪漢插電混動版預計賣18萬起
網上車市從比亞迪北京地區4s店獲悉:漢最早將在6月份上市,插電混動版預計18萬元起,該車北京地區今年供貨預計只有200臺左右。主要競爭對手吉利博瑞插電混動版本目前官方指導價為18.18萬-20.98萬元,終端起售價格在16萬元左右。
漢是比亞迪王朝系列繼秦之后的第二款轎車,該車定位為B級轎車,是比亞迪旗下旗艦車型。其中,插電混動版前臉采用比亞迪家族式“Dragon?Face”設計風格,純電動版則采用封閉式格柵,并提供隱藏式門把手。
在自主品牌B級轎車中,吉利博瑞憑借綜合實力成為該級別市場中的標桿車型,該車提供燃油版、輕混版以及插電混動版3個動力版本,比亞迪漢插電混動版在與博瑞PHEV競爭中預計在售價上略占優勢。
車身尺寸方面,比亞迪漢插電混動版與純電動版一致,長寬高分別為4980×1910×1495mm,軸距為2920mm。動力方面,漢插電混動版采用的是2.0T發動機與鎳鈷錳酸鋰電池以及永磁同步電機的組合,最大輸出功率能達到180kW,最大扭矩為330N.m。在純電模式下,該車NEDC綜合續航里程為81km。整備質量為2020kg,百公里耗電量17.1kWh。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混動車哪個牌子好
1、本田
本田研發的i-MMD混動系統在效率、以及駕駛感受上有很大的想象空間,而且本田非常積極地把這套i-MMD向旗下車型鋪開。
從緊湊型轎車到中型轎車、從SUV到MPV,讓消費者在選擇不同類型的車型時,都有選擇混動車型的可能性,這也讓本田i-MMD混動系統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的認可。用數據會說話,2020年的前8個月,在兵家必爭之地的B級車市場,賣得最好的混動車就是廣汽本田雅閣銳混動。
2、豐田
說起混合動力汽車品牌,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或許是豐田的各款車型,主要原因大概是豐田在其長達20年的THS技術專利期內建立牢不可破的“城墻”,讓其他廠商在此期間想要涉足混動領域甚是困難。數據上,豐田的混動產品全球銷量已經突破1200萬輛,占據了90%的市場份額;目前,豐田多款在售車型經歷換代后也推出了混動版本,卡羅拉雙擎即是最為經典的案例。
3、比亞迪
作為插電混動技術的首創者,比亞迪于2012年推出全球首款插電混動汽車——秦,如今8年的時間過去了,插電混動已然成為最主流的混動模式。
而在網上有種說法“插電混動分兩種,一種是比亞迪的DM技術,一種是其他"。這些年來比亞迪的DM插電混動技術確實獨樹一幟,百公里加速4.5秒、純電續航100公里、不輸硬派越野車的四驅性能,這些特點讓許多人對比亞迪插電混動車型趨之若騖。
4、大眾
在每月的插電混動車型排行榜中,大眾PHEV的身影總會不出所料的出現在你的視野范圍,譬如帕薩特插電混動、以及途觀L的插電混動。當然了,大眾的其他插電混動車型邁騰GTE、探岳GTE,他們也都一直處于銷量榜的上游水平。大眾插電混動車型平順的駕駛感受再加上獨有的GTE模式,也不難解釋大眾PHEV車型為何能在每月的榜單上出現。
當然了,大眾的其他插電混動車型邁騰GTE、探岳GTE,他們也都一直處于銷量榜的上游水平。大眾插電混動車型平順的駕駛感受再加上獨有的GTE模式,也不難解釋大眾PHEV車型為何能在每月的榜單上出現。
5、雷克薩斯
作為豐田同宗同源的雷克薩斯,2005年北美車展上,雷克薩斯發布了RX400h,這是全球第一款智·混動豪華SUV車型,不僅在舒適性、靜謐性等方面實現了顯著提升。雷克薩斯全混動科技歷經數代進化。
綜合性能不斷提升,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智·混動車型始終占據著一席之地。在2020年成都車展上,雷克薩斯宣布旗下智·混動車型在中國市場累計銷量達成30萬輛,從中也能看出國內消費者對雷克薩斯智·混動車型的認可與青睞。
6、寶馬
寶馬在BBA品牌當中新能源車型的發展屬于龍頭老大的地位。尤其在2018年,全年整體的銷量突破了2萬輛,這與競爭對手相比遙遙領先。并且寶馬率先在中國建造了自己的充電中心,將中國視為重要的新能源車型研發基地。
此外,寶馬的車型一直以操控性為主,旗下的插電混動車型也沒有放棄這老本行,插電式混動車型繼承了純燃油車型的很多優勢。同時這些車型發動機與電動機的搭配相當好,動力表現在眾多插電混動車型當中表現十分出色。
7、吉利
吉利插混家族擁有P2.5架構、1.5TD+7DCTH混動系統作為支撐,產品力相當可以。P2.5架構是吉利圍繞燃油動力和電驅動力的耦合這個插電混動關鍵技術所打造的,它將電機集成在7DCT偶數軸輸入軸端,結構緊湊,空間占用率小,布局合理的這樣業界領先的優勢,可同時搭載至各級轎車、SUV、MPV車型上。
8、沃爾沃
沃爾沃一直秉承”安全即豪華、健康即豪華、環保即豪華”的品牌理念。作為品牌旗艦轎車產品,新款沃爾沃S90在保留原有產品特色基礎上,針對用戶需求和時代變化,在靜謐性、豪華感、便利性等方面進行了針對性的升級。
9、日產
雖然e-Power依舊沒有繞不過國內新能源政策的壁壘,但是憑借出色的燃油經濟性以及高續航等優點,它還是值得期待的。即便短時間內還不能直接對兩田產生直接威脅,但跟目前的現狀相比,起碼讓日產在“混動”領域有了一戰之力。
10、福特
在2005年的北美車展上福特就發布了蒙迪歐混動版,蒙迪歐混動版還獲得了2010年的北美最佳車型,福特在2015年6月就完成了10萬輛混合動力車下線,可見近十幾年來福特的混合動力上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
吉利插電混動汽車的質量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吉利插電混動技術、吉利插電混動汽車的質量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